据海外网援引俄罗斯MFD网站报道,俄罗斯出口中心总经理韦罗妮卡·尼基申娜表示,预计到2025年底,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贸易额将创下新纪录。这一消息犹如一颗石子,投入国际经济与政治交织的湖面,泛起层层涟漪,让人不禁探究其背后的深意,以及这对中美俄三边关系意味着什么。
自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,至今已走过三年。这三年里,俄罗斯面临着来自美西方的多轮制裁,经济、军事等各方面压力巨大。在冲突伊始,俄罗斯凭借“能源主权 + 金融自主 + 产业动员”三位一体的防御体系,艰难熬过制裁初期。可随着时间推移,压力仍在持续,就拿军事开支来说,其占GDP的比例飙升至6%,经济负重前行,民生领域也因此承受不小压力。
普京(资料图)
在此情形下,俄罗斯在外交与经济策略上开始做出一系列调整。在与美国的关系上,普京表示,他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并未就解决乌克兰冲突进行实质性的讨论,但双方提到俄美两国可以就削减50%军备达成一致。同时,俄罗斯计划恢复对美出口铝制品,出口量为200万吨,还邀请美国参与西伯利亚水电与铝业合作项目,预计投资额达150亿美元。
从俄罗斯的角度出发,这样做有诸多考量。削减军备能够缓解沉重的军事开支负担,让俄罗斯得以将更多资源投入经济建设与民生改善。与美国开展经济合作,有助于打破西方制裁带来的孤立局面,为俄罗斯经济发展开拓新空间。
普京(资料图)
然而,俄罗斯在积极与美国接触、试图改善关系的同时,对中俄关系的重视程度并未有丝毫降低。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明确指出,俄中关系是国际事务中的重要稳定因素,双方为建立更加公正的世界秩序作出重大贡献。她强调,俄中互为最大邻国,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充满生机且蓬勃发展,旨在实现两国可持续发展,维护双方根本利益。并且,针对任何企图挑起两国关系不和的行为,俄中都将予以坚决回击。这表明俄罗斯清晰地认识到,中俄关系有着深厚的历史、政治和经济基础,是俄罗斯外交布局中不可动摇的重要部分。
再看中国在这一系列国际局势变化中的立场与行动。在俄乌冲突问题上,中国始终坚定地秉持客观中立立场,从未向任何一方提供过致命性武器。相反,中方一直积极劝和促谈,为推动双方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而不懈努力。比如中方提出了一系列涵盖停火止战、保障平民权益、重启和谈等关键方面的和平倡议,为和平解决俄乌冲突贡献中国智慧。
在经贸合作领域,中国与俄罗斯的往来基于平等互利原则,在正常市场规则下有序开展。即便面对加拿大、欧盟等28国因所谓“支持俄罗斯军事行动”对中国企业和个人实施的单边制裁,中方也坚决回应,指出这些制裁毫无合法性可言,并表示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。这体现出中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,坚守国际道义与公平正义。
那么,俄罗斯积极改善与美国关系,同时又强调中俄关系稳定,这一系列操作背后有着怎样的战略意图呢?首先,俄罗斯清楚美俄关系即便出现缓和,也难以长久稳固。美国国内政治局势复杂多变,特朗普政府与俄罗斯的互动,多是基于短期利益考量,并非长期战略合作。
相比之下,中俄之间在经贸、能源、军事、科技等多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,早已形成牢固的利益共同体。其次,俄罗斯通过加强与美国接触,在国际博弈中争取更多主动权,改善自身战略处境;强调中俄关系稳定,则保障了在面临外部压力时有坚实可靠的战略伙伴。从这个角度看,普京的抉择可谓兼顾各方、深谋远虑。
普京(资料图)
而美国,一直以来试图在中俄之间制造分裂,推行所谓“中美俄战略再平衡”。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曾坦言,中俄合作越密切,美国面临的战略压力越大。但如今,俄罗斯明确表态,任何分裂中俄关系的企图都将落空。美国打着“和平招牌”,试图通过与俄罗斯谈判削减军备,牵制中国军事发展的如意算盘,在中国明确拒绝以及中俄稳固关系面前,也只能落空。
总体而言,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,俄罗斯做出的一系列决策,展现出其成熟、灵活且稳健的外交战略。普京在处理对美、对华关系时,精准把握平衡,既寻求与美国关系的缓和以减轻自身压力,又全力维护与中国的战略伙伴关系,保障俄罗斯长远利益。
而中国始终坚守客观公正立场,积极推动和平,维护自身权益与国际公平正义。美国妄图利用国际关系变化达成自身私利的计划,在中俄坚定的态度与紧密的合作面前,难以得逞。未来,国际局势大概率仍将复杂多变,中美俄三边关系的走向,无疑将深刻影响全球政治经济格局,值得持续关注。